新聞導航
- 繪圖桌產品信息
- 鉗工桌(鉗工工作臺)相關知識
- 物理實驗室知識
- 機電一體化實驗室相關介紹
- 相關技術知識探討
- 相關技術知識探討
- 工程制圖桌相關知識
- 組織培養(yǎng)架相關
- 繪圖桌,制圖桌知識
- 產品配置
- 新聞資訊
- 化學實驗室設備,中央實驗臺
- 財會知識介紹
產品導航
新聞詳情
鋸削時鋸弓的運動方式和鋸削速度2
來源:歐格 作者:歐格 發(fā)布:2013-5-8 修改:2013-5-8
隸屬:鉗工桌(鉗工工作臺)相關知識 點擊:3646
鋸削時鋸弓的運動方式和鋸削速度2
(1) 起鋸方法
起鋸是鋸削工作的開始,有遠起鋸和近起鋸兩種方法。一般采用遠起鋸為好,如圖3.50所示。
無論哪種起鋸方法,起鋸角度都要小些,一般不大于15 度。如果起鋸角度太大,鋸齒容易被工件的棱邊卡住。但起鋸角度太小,與工件接觸的齒數(shù)多而不易切入材料,鋸條還可能打滑,使鋸縫發(fā)生偏離,工件表面被拉出多道鋸痕而影響表面質量。為了使起鋸平穩(wěn),位置準確,可用左手大拇指確定鋸條位罝。 起鋸時壓力要小,行程要短。
(2) 鋸削姿勢
鋸削時右腳伸直,左腳彎曲,身體向前傾斜,重心落在左腳上,兩腳站穩(wěn)不動,靠左膝的屈伸使身體做往復擺動。在起鋸時,身體稍向前傾,與豎直方向約成10度左右,此時右肘盡量向后收,如圖3.51(a)所示。隨著推距的行程增大,身體逐漸向前傾斜,如圖3.51(b)所示。行程達2/3時,身體傾斜約成18度左右,左右臂均向前伸出,如圖3.51(c)所示。鋸削最后1/3時,用手腕推進鋸弓,身體隨鋸的反作用力退回到15度左右的位罝,如圖3.51(d)所示。鋸削行程結東后,取消壓力將手和身體都退回到最初位置.
上一個新聞:各種工件的鋸削方法1
下一個新聞:鋸削時鋸弓的運動方式和鋸削速度
同類新聞
- 2014-8-9 鉗工桌的桌體制作材料
- 2014-6-30 鉗工桌的規(guī)格大小
- 2014-5-21 鉗工桌的類型
- 2014-2-20 鉗工桌的高度多少合適?
- 2013-6-28 孔加工安全文明生產
- 2013-6-26 鉸孔